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机构动态

城乡规划管理职责已整合至自然资源部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乡规划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指引的通知

城乡规划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指引

  

按照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城乡规划管理职责已整合至自然资源部。为切实履行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职责,进一步推进城乡规划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42号)有关要求,在汇总梳理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试点成果基础上,部编制形成《城乡规划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开展城乡规划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务,是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具体措施。《目录》将城乡规划领域应公开、可公开事项和内容按照科学性、合理性、操作性的原则目录化,易于基层对标实施,便于社会公众查询使用。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推进城乡规划领域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中应发挥好指导、监督、评估等作用。

  

二、适用范围

  

本指引所称城乡规划领域,包含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以及同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其中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本指引主要适用于基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特别是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新的国土空间规划批复后,将不再编制和审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对应的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公开标准指引将另行制定。


三、主要内容


《目录》明确了城乡规划领域涉及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管理等4类一级事项13类二级事项。按照公开内容、公开依据、公开时限、公开主体、公开渠道、公开对象和公开方式等标准,梳理出城乡规划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服务清单。各级政府和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可根据不同地区实际情况,结合工作实际,适当调整和完善。


四、组织实施

  

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要按照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要求,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利用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集中发布、公开城乡规划领域信息。涉及公共利益调整、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者需要公众参与决策的,应及时公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可结合实际,对照《目录》内容,对城乡规划领域的政务公开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明确政务公开工作具体流程,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审查机制,有序推动《目录》的发布和应用。


附件  :城乡规划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doc

0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技术导则》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天津市、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指导各地进一步提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编制水平,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我部组织编制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技术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本导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引》(建城〔2015〕70号)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2019年6月13日

 

(此件主动公开)

0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公布第五批
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委、住房和城乡建设管委)、文化和旅游厅(局)、文物局、财政厅(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农业农村(农牧、农村经济)厅(局、委):

  

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调查推荐工作的通知》(建办村〔2017〕52号)要求,在各地推荐上报基础上,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审查,并向社会公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决定将北京市房山区佛子庄乡黑龙关村等2666个村落(名单见附件)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现予以公布。

  

请各地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 文化部 国家文物局 财政部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建村〔2014〕61号)要求,认真做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

  

附件:第五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2019年6月6日

0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打造大运河文化带 


纲要明确,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思路,构建一条主轴带动整体发展、五大片区重塑大运河实体、六大高地凸显文化引领、多点联动形成发展合力的空间格局框架。


纲要提出文化遗产保护展示、河道水系资源条件改善、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文化旅游融合提升4项工程,以及精品线路和统一品牌、运河文化高地繁荣兴盛2项行动。


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全长近3200公里,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


长期以来,大运河也面临着遗产保护压力巨大、传承利用质量不高、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生态空间挤占严重、合作机制亟待加强等突出问题和困难出台《规划纲要》,强化顶层设计,推进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对于打造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引领,统筹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都具有积极意义。


《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文化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科学规划、突出保护,古为今用、强化传承,优化布局、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打造大运河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


《规划纲要》明确,要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思路,构建一条主轴带动整体发展、五大片区重塑大运河实体、六大高地凸显文化引领、多点联动形成发展合力的空间格局框架,并根据大运河文化影响力,以大运河现有和历史上最近使用的主河道为基础,统筹考虑遗产资源分布,合理划分大运河文化带的核心区、拓展区和辐射区,清晰构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空间布局和规划分区。


《规划纲要》以专门章节突出强调,要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活化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弘扬大运河历史凝练的文化,从这3个层次深入理解大运河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突出大运河的历史脉络和当代价值,以此统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规划纲要》从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河道水系治理管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创新保护传承利用机制等6个方面着手,分6个章节阐述各方面重点工作、重点任务和重要措施,并提出文化遗产保护展示、河道水系资源条件改善、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文化旅游融合提升4项工程,以及精品线路和统一品牌、运河文化高地繁荣兴盛2项行动。


05

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规划和用地保障

促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精神,合理规划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切实保障养老服务设施用地需求,规范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利用,积极促进养老服务发展,自然资源部起草了《关于加强规划和用地保障促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提出意见:


一是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邮寄至: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64号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邮编100812),并在信封上注明“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字样。


二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lyszzc@126.com。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19年7月6日。


自然资源部

2019年6月20日

附件  :

1. 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规划和用地保障促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doc

2. 《关于加强规划和用地保障促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doc

0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成立部城市体检专家指导委员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委,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为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做好城市体检工作,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经研究,决定成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体检专家指导委员会。现将专家指导委员会名单予以公布。

  

附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体检专家指导委员会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2019年6月11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沈阳、南京、厦门、广州、成都、福州、长沙、海口、西宁、景德镇、遂宁市人民政府,部机关各单位、直属各单位。

07

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谁的论文被录用啦?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时间:2019年10月19日-21日

地点:重庆


今年年会共收到4051篇论文投稿,共收录2086篇文章到《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对所有投稿进行了双向匿名审查,并按规则剔除了经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检测筛查不合格的论文、事先或同时向其他出版物、会议或论文竞赛投寄的论文。


为使更多的优秀论文在年会上交流,本次年会评选出273篇优秀宣读论文在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进行宣读演讲,和432篇优秀墙报论文在年会期间集中展示。


 查询方法

登录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在线投审稿系统http://paper.planning.cn,点击“稿件管理-状态”进行查询。



显示“收录”的论文即为年会论文集录用论文,显示“宣读”的论文除收录到论文集中还将在年会上宣读,显示“墙报”的论文除收录到论文集中还将以墙报形式在年会集中展示,显示“退稿”的筒子请继续努力吧!宣读和墙报的具体要求稍后会邮件通知诸位。


据专家介绍,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的筛选工作组织严密、机制健全、审查严格,论文质量在学术会议中独树一帜,无论是会议论文集,还是应邀进行宣讲的优秀论文,其入选率均控制得非常严格,从而保证了年会的学术质量。


在此,特别感谢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的审稿专家,你们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是年会学术质量的保障;你们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是行业职业精神的象征。



文章来源丨住建部、自然资源部官网、中国城市规划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土地规划人(newlandplanning)